8月15日,据克而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7月全国55城个人房源新增挂牌量达61.8万间,同比上涨12.19%,环比增长7.03%,创近三年新高。
与此同时,个人房源挂牌租金环比下降3.52%至31.65元/平方米/月,连续11个月下行,同比跌幅持续扩大。
供需博弈加剧
克而瑞认为,供需失衡是租金下行的直接推手。一方面,保租房等机构化房源持续入市,挤压个人房东市场空间;另一方面,租客消费降级趋势显著,压缩居住成本成为普遍选择。
杭州房东沙沙的南向次卧历经三个月仍未租出,租金从1200元/月降至1100元/月;上海浦东租客陆女士在龙阳路周边以5200元/月租到同小区同户型房源,较原租金直降17.5%,而其原房东的房屋至今空置。
此类案例折射出租金议价权向需求端倾斜的现实。
淡季压力延续
根据监测数据,随着毕业季结束,租赁市场步入传统淡季。
业内预判8月重点八城租金环比降幅将维持在3%以内,上海、深圳等部分城市或因短期需求回补出现同比小幅回升,但幅度有限。
中长期看,2025-2026年保租房供应高峰将至,叠加存量房源去化压力,租金回暖动能不足。
结构性分化凸显
克而瑞分析认为,城市间表现呈现显著差异。
新增挂牌量环比上涨的32城中,涨幅多低于10%,南通、北京同比增幅超50%;而珠海等23城供应量回落,青岛同比降幅达53%。
租金TOP10城市中,仅厦门环比微涨,其余全线下跌。
分析指出,区域产业活力、人口流动及保障房建设进度差异,将持续主导市场分化格局。